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上報Up Media

影像寫成的思念之書:《曼菲》

舞者羅曼菲,在現代舞蹈界極具盛名,不但在國內接連獲頒吳三連藝術獎、國家文藝獎舞蹈類獎,《紐約時報》也曾盛讚其壯麗大器的舞姿。2006年,羅曼菲因癌症英年早逝,時隔11...

2017年09月15日 15:34
【核電影】《一個人的福島》:沒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2017年的「核電影」雙年影展於本周末(9/8-16)登場,這個因應日本2011年發生的311福島核災,以及台灣對核能問題討論越烈而生的議題性影展,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自行募款舉...

2017年09月08日 11:31
「我住在潭子墘,且讓我說說我的故事。」——專訪潭子墘故事展策展人江婉琦

驅車出關廟交流道,幾個左轉右拐,沿著「旺萊路」前行,途經「旺萊公園」後,於前方的轉角停車,走過幾幢古厝,再彎進小巷。黑色的石牆晾放著幾隻拖把,一旁的鐵皮屋頂下,...

2017年09月05日 10:21
《我的朋友鄭日祐》:看洋面孔社運家如何在韓「反璞歸真」

作為一位駐地記者,我在排外氣氛強烈的南韓,生活了4年多;我喜歡韓民族和社會環境激烈衝撞的風格,還有相較台灣更濃厚的感性與情感表露,但這都要以長久的人際經營與成功...

2017年08月25日 11:35
這是我們的練習題:《徐自強的練習題》觀後感

 「無罪!」、「無罪!」下雨的夜晚,一群人撐著傘手持蠟燭,在台北看守所前一遍又一遍地喊著口號,他們在等待一個叫做「徐自強」的「死刑犯」。《徐自強的練習題》正...

2017年08月21日 15:41
私電影——當拍攝者就是被攝者:金修彬、陳婉真對談(下)

「未來的電影創作者,將會開始利用第一人稱去表達他們的感受,他們的作品會越來越跟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有關。因為這樣子電影才會變得更嶄新,而且變得更真實及更有趣,會...

2017年08月11日 13:32
私電影——當拍攝者就是被攝者:金修彬、陳婉真對談(上)

今年三月TIDF在台南的紀錄片講堂,邀請到南韓導演金修彬及台灣導演陳婉真,針對「私電影」這個類型的紀錄片創作進行對談。   「私電影」,也有人稱「個人化電影...

2017年08月04日 18:03
張贊波、房慧真談文學與影像的紀實書寫(下)

在非虛構的創作中,房慧真和張贊波多運用什麼樣的方法?他們怎麼看待「我」在現場、在作品中的位置?對於作品的影響力,他們又有著什麼樣的期待?   延續上週專...

2017年07月28日 12:42
張贊波、房慧真談文學與影像的紀實書寫(上)

在紀實影像和紀實文學的範疇裡,創作者該如何處理作為真實的素材?與純然的虛構書寫又什麼差異?今年2月TIDF在台中的「紀錄片講堂」,邀請到《大路朝天》導演張贊波(註1)...

2017年07月21日 18:57
打開想像,釐清觀點——廖克發、鄒隆娜談國際電影工作坊

說到「走向國際」,在紀錄片領域,你最先想到的會是什麼呢?   也許是作品入選了國際影展,有機會在世界的舞台上展映;也許是參加提案大會,為作品爭取更多資金...

2017年07月14日 17:41
「台灣」作為焦點國家,專訪捷克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選片人Andrea Slováková(下)

第21屆「捷克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Ji.hlava IDFF, Jihlav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即將於今年10月24到29日盛大舉辦。這回,Ji.hlava IDFF選擇...

2017年07月07日 13:11
「台灣」作為焦點國家,專訪捷克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選片人Andrea Slováková(上)

1997年秋天,捷克中部的小城市伊赫拉瓦(Jihlava),幾個高中生希望藉由電影來進行思考(Thinking through Film),在他們的努力下,「捷克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Ji.h...

2017年06月30日 17:52
共有 120 筆資料
« 2345678910»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