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今天(10日)報導,過去2年台北和台灣其他地方都有民眾看到並且拍攝高空中的白色神秘物體。台灣官員正在調查,這些氣球是不是中國的空中偵察飛行器,派來...
司法院表示,為回應各界對於量刑妥適性的期待,並因應國民法官新制上路,司法院於昨天(6日)全面啟用「AI量刑資訊系統」,希望透過資訊力量的協助,整理大量裁判資料,並...
台灣陪審團協會日前針對司法改革議題進行網路民調,並於今天(27日)召開年終司法改革記者會。台灣陪審團協會指出,根據調查結果,在534份有效問卷中,有高達84.2%的民眾對...
明年1月1日起,民法完全行為能力人從20歲下修至18歲,年滿18歲的國民可以自行申辦手機門號、信用卡、租房、結婚、銀行開戶等,不用再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此外,國民法官也在...
台灣34名死囚主張更二審上訴最高法院都是同一法官審理,導致被判死刑,紛紛針對「連身條款」聲請釋憲。憲法法庭今天(24日)上午10點進行審理,由於場地太小不開放旁聽,但...
國民法官制度明年上路,不過,桃園傳出日前有名失智,且住在安養機構101歲張姓老婦人,去年起連續3次收到地方法院的通知,被選認為國民法官。據了解,家屬早已寄信向地院澄...
由34名藍綠立法委員連署認為工廠管理輔導法通過後,經濟部去年公告設置「農產業群聚區」的門檻,影響逾千家工廠不得申請納管,違背原先立法本意,侵犯立法權,違反權力分立...
司法院推動司法改革的重心,最近終於將關愛的眼神移轉到「裁判品質與法官敬業態度」的議題上,筆者長年批判司法烏龍判決的主要理念,即是認為此一議題才是最能讓人民最有感...
監察院促行政院針對「精神疾病犯罪嫌疑人之處遇未盡周妥,及精神照護防治未盡落實」注意改善;監察院認為,法務部及衛福部對於重大疾病收容人之處遇未盡周妥,影響醫療權益...
2019年7月3日鐵路警察李承翰遭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鄭姓男子持刀刺死、上月26日屏東縣高樹鄉潘姓超商女店員遭精神異常男子恐怖挖眼、毆打。精神障礙者觸法的處遇再度受到關注。...
行政院院會2日通過《國家賠償法》修正草案,此次修法重點是在明定「怠於執行職務」等內涵,尤其針對法官、檢察官執行審判或追訴職務致侵害人民自由、權利,而犯下刑事上之...
司法院回應司改國是會議結論,2019年5月底提出的《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在行政院卡了2年多,終於在7月29日行政院會以加註「行政院意見」方式通過,其中司法院和行政院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