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7名大法官將於10月底任期屆滿,立法院今早(2日)舉辦大法官同意權案公聽會,邀集8位專家學者提供審查意見。由國民黨團推薦的東海大學法律系教授林騰鷂首先痛批,近...
目前,台灣憲法法庭改革衍伸的憲政爭議,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立法院在7名大法官任期屆滿至今,仍未能完成新任大法官人事案的審查;另一個則是打算修正憲法訴訟法,要求案件...
針對司法院人事同意權案,立法院朝野黨團今天(14日)協商達成共識,12月2日舉行公聽會,10至12日進行詢答審查,審查完畢後,於12月24日行使同意權案記名投票表決。 ...
針對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提出的《憲法訴訟法》第4條等修正草案,擬提高憲法法庭裁判門檻,多名律師也於今天(12日)召開記者會,質疑在野黨此次修法目的是為破壞憲法法庭運作...
隨著大選落幕,華府進入政權交接期,川普新政府的人事安排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其中,與多項重大議題有關的司法體系人事任命,更是受到高度重視,各界咸認在共和黨奪下參議...
台北地檢署調查京華城弊案鬧得沸沸揚揚,主嫌之一、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日前也因此案遭羈押禁見。在沈慶京的運作之下,京華城在2021年時就確定容積率可達誇張的840%,但他...
自由憲政體制下,司法審查確保行政與立法部門依法負責,讓國家權力接受法治監督。然而,當前的民粹主義浪潮正逐漸侵蝕司法獨立,對法治造成嚴重威脅。這種侵蝕是藉改革名義...
憲法是一國治理的母土,而後才有子法,子法後有孫法,當遇判決有爭議時,不是最高法院說了算,不僅法官可以停止審判,聲請釋憲,即使定讞後,民眾可就仍爭議部分聲請釋憲,...
總統賴清德提名的司法院大法官人事案,因立法院至今未審查,導致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從今天(1日)起懸缺。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司法院日前依法呈請總統指定代理院長人...
憲法法庭25日針對國會改革釋憲案作出判決,多數條文均被宣告違憲,引發熱議。台灣議題研究中心(TPOC)今天(29日)分析「國會改革議題聲量」,指出近1個月中,大法官的聲...
藍白兩黨合力推動的國會職權相關修法,上周五遭憲法法庭判決多數條文違憲,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今天(28日)透過臉書連續發出數篇文章,林提到,許宗力等多位大法官,過去對...
觀察憲法訴訟法施行至今的成果,司法院大法官的公信力並沒有隨著裁判化及法庭化而進一步強化,反之,其信任危機較諸過去,只有過之而無不及。本文認為我國現行法制對於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