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臨時會將審議「國民法官法草案」,民團司法改革基金會近日大動作反對民進黨草率通過此法案,對此,司法院長許宗力20日上午親上火線,公布今年7月最新民調,72.91%民...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列為「重中之重」的司改議題之一人民參與審判,在分組會議中對於採取參審制或陪審制的表決,以7:7平手,沒有達成決議,司法院本於權責機關推出「國民法官...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7日在臉書上,質問蔡英文總統是否還記得兩年前的「司改承諾」,認為即將在12日登場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刻意排除「人民參與審判」的重要議題,讓司...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四分組針對受矚目的訴訟制度變革,人民參與審判應採美國陪審制,或日本裁判員制度(參審制),均未達成過半的決議門檻,無法形成決議。第四分組召...
司法民主的「成本」有多大?司法院針對人民參與審判制度評估經費,如果以全年800件案件為估算基礎,人民參與審判案件業務費用,以美國陪審制最高3億7587萬2000元,其次日本...
人民參與審判在這波司法改革浪潮中,不僅是司法院既定政策,也是不可逆的潮流。參審制與陪審制的優劣,在司改國是會議第四分組已經有過3次論辯,司法院主推「日本裁判員制...
(續前文) 談一些對於陪審制的誤解—事實查核與快問快答 在近年來研究人民參與審判制度的過程中,我發現到台灣對於法制政策研究有一個相...
對現在的政府來說,以蔡英文總統為執政核心的行政團隊在選前提出有關司法改革,尤其是人民參與審判制度的政見,似乎也隨著形勢演變,漸漸變成了一種政策(或者,講得更白一...
三月七日的上報,刊登了一篇由盧禮賓撰寫的「【陪審制大辯論】美國實證研究陪審團三成案件被法官打槍」(下稱「盧文」)。其中引用台灣高等法院法官張永宏在其論文《我國引...
司法院院長被提名人許宗力13日表示,司法公信力不彰,應是裁判品質有待提升,或與人民法感有明顯距離所致;應投注更多人力資源於法官,減少訟源。他也提出上任後進行司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