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會|上報Up Media

戒嚴、國民黨與蘇哈托 彭博專欄:亞洲民主脆弱因公民社會得以延續

對於南韓總統尹錫悅引發的戒嚴風暴,彭博專欄作家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將其與國民黨把持台灣國會、蘇哈托幽靈重回印尼並列,說明亞洲乃至世界的民主從來就不是牢不...

2024年12月07日 22:07
羅冠聰在台灣出書:中國消滅香港公民社會 將來也會用在台灣

前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今天(25日)在台北舉辦新書發表會,且邀請聯華電子創辦人曹興誠、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等人與會。羅冠聰提到,會選擇在台灣出書,是因為香港、...

2024年08月25日 15:30
謝達文:政府不是政黨──從王鴻薇一個月連三次違規談起

不論立場,台灣社會在談論政治時經常是以「政黨」為出發點,尤其是以「執政黨是否受到挑戰」當成一切討論的主軸。這種討論政治的方式,從近來虐童案和國會各項爭議中都可以...

2024年03月29日 00:02
從韓粉、柯粉到昌粉 台灣民粹浪潮的長期化趨勢

經歷2020年總統大選與高雄市長罷免案,韓國瑜引領的民粹浪潮大幅退燒,許多人樂觀地認為,台灣民主發展從此趨向穩定,「天然獨世代」內建台灣認同感與民主基因,政治立場明...

2024年01月18日 07:00
【專訪】亦師亦友才能教學相長 政大公行系教授江明修:我從學生身上獲得更多

教育應該是「對話」與「啟發」,老師與學生一起學習、思考與探索,同時增進對彼此的了解與信任。從30多年前起,政大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江明修就打破單向講述的教學模式,...

2022年02月18日 14:00
【專訪】用「陪伴」推動公民社會 政大公行系教授江明修:螢火蟲的光芒也能凝聚力量

「螢火蟲的光芒再小,也是光芒,能慢慢從民間凝聚起一股力量。」政大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江明修向我們娓娓道來,他這30多年來對社會議題的關注、投入地方創生的歷程,也提...

2022年02月18日 10:00
《大家論壇》公民視角:黑人權利運動 必須激發香港和仰光等地的人民

  吉拉尼 ●The Elders成員,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宣導者   2020 年 5 月 25 日,一名 17 歲的女孩拍攝了一段令人不安的影片,影片隨後在網上瘋傳...

2021年07月23日 07:00
《大家論壇》多邊視角:聯合國75宣言 反映了公民社會的意志

  布列卡 •德國羅伯特博世基金會(Robert Bosch Stiftung GmbH)董事會成員   芬利 •華府史汀生智庫(Stimson Center)主席 ...

2021年07月06日 07:00
出席憲改小組首次會議 蔡英文:修憲是朝野各黨、公民社會共同期待

民進黨憲改小組31日召開首次會議,蔡英文總統也到場致意並致詞,她表示憲改是國家大事,民進黨成立憲改小組,就是希望能讓各方意見,被綜整成符合民進黨理念,也能得到社會...

2021年03月31日 17:59
沒有公民,律師與政治家也就前功盡廢了—美麗島事件後的反思

作者序: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國際人權狀況不很好。41 年前的這一天,我們在高雄要集會紀念人權日,不幸發生激烈軍警民衝突,事後當權的蔣政權大逮捕異議人士,送上審...

2020年12月18日 07:00
萊豬炸開的公民社會危機

萊豬政策跳過公民社會慣例   與母親大人通話,長年茹素的媽咪法喜充滿的說,蔡英文是為了國家發展允許瘦肉精美豬進口,不能怪她,證明了未來豬牛都有問題,最好...

2020年09月09日 07:00
日知學塾非黨校 是公民社會的「霍格華茲魔法學校」

近日拜讀上報《李濠仲專欄:國民黨這樣挽救青年選票恐怕效果有限》一文,該文筆力雄健,論述有據,然而筆者是文中所提「日知學塾」的共同發起人,讀畢憂喜參半,喜於日知學...

2020年07月16日 00:00
共有 19 筆資料
«12»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