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新研究,過去數十年環境汙染急速惡化,可能反映在人腦中愈來愈高的塑膠微粒含量。科學人員研究1997年到2024年的遺體組織,發現人腦中的塑膠微粒汙染日益嚴重。 ...
一艘新加坡註冊、載有大量化學物質的貨輪「MV X-Press Pearl」,5月20日行經斯里蘭卡外海時突然起火,燃燒數天後在6月 2日沒入海中,大量塑膠顆粒外洩,造成海洋生態浩劫。...
輪胎由天然橡膠和塑膠製成,但我們常常遺忘它們對海洋造成的汙染。 根據研究指出,每年海洋中有超過十萬噸的塑膠微粒,是來自於大馬路上磨損的輪胎碎屑。當車...
期刊《國際環境》最新研究指出,在英國倫敦、德國漢堡、法國巴黎、中國東莞這四個城市中,皆開始下起微塑膠(microplastics)雨,其中倫敦的狀況最為嚴重,微塑膠沉積速率...
塑膠作為石油的副產品,雖然為人類生產帶多巨大的用處,然而塑膠所造成的地球汙染,卻比人類想像更遠。 加拿大一篇研究指出,一個普通人每年通過「進食」及呼...
為減輕一次性塑膠製品對環境的傷害,歐盟16日宣布所有歐洲的塑膠包裝須在2030年前達到可重複使用或可回收再利用的標準。為此,歐盟將投注數億歐元的經費用在相關研究上。 ...
擴大限塑政策將於2018年1月1日開始上路。除了擴大購物用塑膠袋管制的範圍,新增7類通路包括飲料店業、西點麵包店業、美妝店等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外,同時新增管制香...
《衛報》(The Guardian)8日獨家報導,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接連在國內海鹽產品檢驗出塑膠微粒,而這些物質可能在飲食過程進入人體,對健康狀況造成影響。 先前...
英國政府3日宣布,計畫在2017年以前全面禁止化妝品、個人清潔用品添加塑膠微粒(microbead,或稱柔珠)。塑膠微粒常見於洗面乳、牙膏、去角質產品及沐浴乳等日常用品中,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