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4日)就是元宵節,除了賞花燈,還可以賞月!台北天文館表示,元宵夜不僅是時隔62年再次出現「元宵節逢最小滿月」,還有哈伯太空望遠鏡兩度「凌月」,一晚可觀賞3個...
位於太空中的韋伯望遠鏡,近日拍下一系列位於人類所在的銀河系附近,約19個螺旋星系的畫面並且回傳地面控制中心,由於畫面清晰,有助於科學家對於恆星的生成、星系結構與演...
根據最新一期科學期刊內容,天文學家近日使用韋伯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黑洞,距今約130億年,據推測該天體在宇宙大爆炸4.3億年後就已形成,且質量達到太陽的...
科學家透過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照片,在1顆垂死恆星附近還有另外兩顆恆星,是最新發現的「3星系統」。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卡迪夫大學研究人員在韋伯太...
為紀念韋伯太空望遠鏡升空「開拍」一周年,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12日發布令人屏息的宇宙圖像,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得以如此近距離地凝視恆星誕生的初始階段,就像...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4日發布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所拍攝的最新照片,捕獲到一顆恆星瀕臨死亡的短暫狀態,閃爍著紫色光芒的宇宙塵埃,...
隨著科技進步、讓人類不再滿足於探索地球本體,轉向在更寬廣的宇宙中,找尋另一個「立足之地」。除了通過載人飛船一探究竟,對於我們無法到達的宇宙角落,科學家改用無人飛...
隨著科技進步、讓人類不再滿足於探索地球本體,轉向在更寬廣的宇宙中,找尋另一個「立足之地」。除了通過載人飛船一探究竟,對於我們無法到達的宇宙角落,科學家改用無人飛...
隨著科技進步、讓人類不再滿足於探索地球本體,轉向在更寬廣的宇宙中,找尋另一個「立足之地」。 但受限於當前的設備條件,除了少部份任務能由太空人親自執行...
隨著科技進步、讓人類不再滿足於探索地球本體,轉向在更寬廣的宇宙中,找尋另一個「立足之地」。 但受限於當前的設備條件,除了少部份任務能由...
美國《今日美國報》(USA Today)10日報導,德國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十分巨大、類似彗星的星體,該星體蘊含著水、氮、碳、氧、硫等生命存續的要素,溫度極低、解體後其殘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