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麼時代,沒有比天才更能俘虜人心的了。」日本雜誌〈週刊現代〉在2020年第1期有個特別企劃:召集一批有識之士,舉辦「第一屆 『誰是天才呢?』會議」有如無差別天才...
日本諾貝爾化學獎新科得主吉野彰的新聞,傳遍海內外。榮耀加身的同時,吉野彰也提及「產品開發出來後有三年都賣不出去,痛苦地好像被勒住脖子一般。」等等,在成功背後的艱...
2015年時,有人用日本歌手中島美雪的歌曲「世情」,在YOUTUBE製作了向香港雨傘革命致敬的影片。又因為近日香港反送中的關係,點閱人次再往上推,目前近43萬人次。以一首非...
日本年號從平成換到令和,興起許多回顧與展望的活動,其中令人矚目的企劃之一,是將歌手中島美雪的名曲〈線〉改編成電影,描寫一對男女在平成年間邂逅又分離的故事。 &n...
如同精緻廣告所呈現的,2020東京奧運是令人期待的跨國盛事。然而,曾經來台演講的前京都大學原子爐實驗所助理教授小出裕章,在近期發表致奧委會公開信,他認為東奧分散了對...
許多人在討論福島核災時,不免會想到同樣遭遇過核污染的廣島原爆,從而拿兩者做比較。例如核災初期,日本政府曾以廣島原爆做為衡量福島核災的尺度,估計福島核災的放射性銫...
關於福島核災後衍生的輻射污染水,該用怎樣的方法處理,日本政府於今年8月底召開公聽會。據報導,出席者無人贊同海洋放流,充滿政府與東京電力的不信任感。 ...
談到核災後的健康影響變化,一般話題都圍繞在甲狀腺癌、血癌之類的單項疾病。然而,和人口統計有關的數據,也是值得觀察的對象。不管是車諾比核災或福島核災,都有學者或研...
「雖然看得到的東西並不可怕,但想到觸手可及之處,一個個都有輻射汙染,坦白說,會覺得嫌惡,也不知道汙染在哪裡,一旦因為手套破了什麼的身體遭到汙染,回到家躲在棉被裡...
日本的櫻花,深受台灣與日本民眾的喜愛,台灣民眾除了欣賞本島的櫻花之外,不少人也會遠渡重洋到日本賞櫻;福島核災後,有鑑於到核污染區的賞櫻民眾,可能遭受輻射污染,若...
「因為身體的關係,累積壓力的關係,有的人還回到故鄉切腹自殺。」福島縣赤宇木區長今野義人說道;災後,因為輻射劑量過高避難在外的原居民,包括自殺在內,死了一成餘。 ...
讀者問:「我看到一位群馬縣媽媽佐藤美香的影片,說福島核災後,不但她自己的女兒發病,身邊很多人還有各種發病,福島或臨近地方,真的有這樣的狀況嗎?還是這只是她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