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在2018年12月底與媒體進行茶敘時,主動提及:在「改革不會退縮」的前提之下,有關國民參審制度的司法改革方向,究竟會採司法院提出並送立院的「國民法官制」(也...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看目前執政黨這副風雨飄搖的態勢,大約也只會更向民意靠攏—無論民意是否理智),在一兩年後官民同審,一起定罪量刑的國民法官制度(也就是日本裁...
以日後台灣預定即將施行的國民法官制(其實就是日本裁判員制度略做修正)而言,審檢辯都可能會有動機去試圖操弄國民法官,恐怕已經不是有無可能的問題,而是動機強烈到何種...
透過一次針對本土國民法官制度與官民同審決策歷程的嚴謹前導實驗,我們證明了:在台灣預定實施的國民法官制現行設計下,有心人並非全然不可能利用制度漏洞操弄判決結果。 ...
在本次前導實驗的評議活動中,二名職業法官所被設定賦予的任務(操弄)目標是:在合法範圍並屢次強調(1)所有人在評議過程票票等值,(2)必須依據證據與良心評議,以及(3)完...
為了討論在即將推行的國民參審制度設計下,職業法官是否絕無可能影響國民法官的評議決策,我們決定模擬國民參審歷程,實際招募國民法官,以官民同審的方式,針對重大刑案進...
依據司法心理學的研究,審判活動作為一種決策歷程(decision-making process),一般可以用兩大類解釋的模式來加以理解:數據模式(mathematical models),以及敘事模式(story...
據說,在不久的將來(預計是兩年後),台灣很可能就要出現以「官民同審」為特色的人民參與審判制度,或可稱為「國民法官制」。為了推動這樣的制度,司法院也已經完成撰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