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6600萬年前,1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其實並非全然的悲劇,除了讓地球生態出現巨變之外,也讓螞蟻學會了新的生活技能,他們開始「種植真菌」,甚至在長達幾...
坎培聶拉(Edoardo Campanella) ●哈佛甘迺迪學院商業與政府中心資深研究員 我們和它們 在《跟人類相容》(Human Co...
澳洲天文學家最新發現1顆中心含有黑洞的「類星體」,不僅生長速度之快讓人震驚,每天可以吞噬掉等於1顆太陽的物質,也可能是人類目前發現、宇宙中最亮的天體(astronomical...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證實,耗時4個月,他們終於打開裝有貝努小行星大量塵埃樣本的密封罐。 英國衛報報導,NASA小行星探測器「歐西里斯號」(Osiri...
6600萬年前,1顆直徑約有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稱為「希克蘇魯伯撞擊」。而在撞擊之後的的幾年內,地球75%的物種也相繼滅絕,最新研究發現,除了撞擊後的...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太空探測船「冥王號」(OSIRIS-REx) ,歷時7年後,帶著歷來蒐集到最大的小行星岩石樣本返回地球,樣本艙24日降落在美國猶他州的沙漠...
上星期,墨西哥召開聽證會公開他們發現的兩具外星人遺體,據說經過碳檢測二位已經有千年歷史,墨西哥即將成為地球上第一個承認外星生命存在的國家。對於這個消息,地球人將...
科學家最新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很可能一面被火山及沙漠覆蓋,另一面則是一大片冰川。 路透社報導,根據17日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科學家...
明天(26日)離地球最近的天體竟然不是月球,而是一顆名為「2023 DZ2」的近地小行星。「2023 DZ2」將在明天凌晨4點左右,以時速28,000公里的速度從距離地球僅173,000公里處...
科學家近日從日本太空探測器所蒐集的樣本中,發現了包括RNA(核糖核酸)的重要組成成分,以及維生素B3等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似乎可進一步支持地球生命起源來自太空的說法...
經過兩周的數據分析,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1日終於證實,9月26日撞擊小行星的任務成功,讓目標改道,寫下人類史上第一次「改變天體運行軌跡」的紀錄。 &...
中共二十大半月後就要舉行。但習近平最近的幾個舉動和二十大代表名額的公佈,已為二十大掀開帷幕,讓外界得以管窺二十大的習氏色彩。 習近平認為自己的貢獻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