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 (Gordon Brown) ●英國前首相 ●聯合國全球教育特使兼「教育不能等」高層督導小組主席 今年8月,14個非洲最貧窮國家與國際組織和民間企業攜手,向...
尼日軍政府16日宣布,在稍早與美國外交及軍事官員舉行高層會談後,尼日軍政府決定「立即」中止1項允許美國國防部軍事和文職人員進駐的協議。 美國有線電視新...
漢普敦(Kate Hampton) ●兒童投資基金會執行長 米勒班(David Miliband) ●英國前外交大臣 ●國際救援委員會執行長 英國政府日前在倫敦舉行...
馬利、尼日與布吉納法索三國軍政府代表,在當地時間16日簽署名為《薩赫勒國家聯盟》(Alliance of Sahel States)協議,宣布三國只要其中一國遭受襲擊,其他兩國就會提供包...
繼7月底尼日發生政變後,位於非洲中部、甫歷經大選的加彭也在30日發生軍方推翻政府的事件,至今在3年內,非洲薩哈拉沙漠以南的中、西非已有7個國家發生政變,華盛頓郵報整...
畢爾德(Carl Bildt) ●瑞典前總理 ●瑞典前外交部長 近年來,外界鮮少關注尼日(實際上是整個北非薩赫爾地區)的內政發展,唯一例外是法國,因為法國...
於7月下旬爆發軍事政變,引發區域情勢緊張的西非內陸國家尼日,25日以法國駐該國大使伊特拒絕與尼日外長會面為由,要求其在48小時之內離境,法國政府則表示「叛亂組織並無...
7月26日尼日發生政變之前,世界上知道這個西非國家的人不多。政變發生後,法美俄中幾個大國對這國的關注與表態(包括行動),讓這個國家成為世界焦點,外界最關心的當然是...
在7月下旬發生政變後,西非內陸國家尼日局勢至今仍未明朗,且在美、俄分別表達出不同立場之下,似乎再度演變成俄國與西方陣營角力的場域;由於11日有大批支持政變的尼日民...
西非內陸國家尼日,在7月26日發生軍事政變,民選總統貝佐姆遭到總統衛隊為首的勢力囚禁,該衛隊領導人查尼更在隨後自封為過渡政府領導人;對此,西非經濟共同體會員國參謀...
1943年11月底英美蘇三國首腦在伊朗召開的德黑蘭會議,為緩解蘇聯在歐陸東線面對德國的壓力,決定在1944年實行歐洲登陸計劃,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從而對德國形成兩面作戰的態...
2020年起,非洲撒哈拉以南國家連續發生軍事政變或準政變,把政變國家擺在地圖上一看,幾內亞、馬利、布吉納法索、查德、蘇丹,幾乎可以連成一條線切斷整個非洲北半,就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