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刀手術、洗腎必用的生理食鹽水,因市占 7 成的國內大廠「永豐化學」被勒令停業,造成全台大缺貨,食藥署預估最快今年 10 月才能緩解缺口,但前提是永豐化學恢復供應後,...
健保署為防止缺藥危機,刻正規劃藥價調整改革方案,並釋出多項利多政策鼓勵本土製藥業發展,以獎勵國產學名藥、生物相似藥品製造,同時提出新的藥價調整措施試圖降低藥費支...
近年健保制度的永續性令專家憂心,結構性問題難解。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台灣藥學會於3月15日共同主辦「舊的不去 新的不來 – 國家藥品政策系列 健保藥價調整制度(一...
健保總額逐年成長,2023年預計突破8300億大關,新藥預算卻沒有等比例增加,近5年來都維持在20多億元左右,這與健保總額支付制度有關。若藥費持續增加,將對健保總額點值形...
對許多癌症與罕病病友來說,新藥與新科技能否納入健保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否則龐大的醫療費用將造成經濟上的困難。然而,2022年健保新藥預算編列22.68億元,截至第二季止,...
健保總額逐年成長,今年更突破8000億,新藥預算卻沒有隨之增加,近5年來都維持在20多億元左右,今年預算執行率更可能創下新低紀錄。2022年健保新藥預算編列22.68億元,但截...
2022年健保新藥預算編列22.68億元,但截至第二季止,僅使用8600萬元,執行率為4.24%,連5%都不到。據了解,到今年9月底,幾乎沒有新通過審查的新藥,在今年底結束前,新藥...
隨著生技產業快速發展,新藥與高階醫材日新月異,只是價格昂貴,不是所有人都負擔得起。對許多癌症與罕病病友來說,新藥與新科技能否納入健保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否則龐大的...
健保總額年年成長,2022年更突破8000億,新藥預算在近5年卻維持在20多億元,不僅沒有等比例增加,通過的品項還跟著減少。2023年健保總額協商結果於9月底出爐,無論是付費者...
近5年來,新藥預算未能大幅增加,都維持在20多億元左右,通過品項卻逐年減少,今年預算執行率也可能創下健保史上新低紀錄。2022年健保新藥預算編列22.68億元,但截至第二季...
全民健保是台灣的驕傲,這些年卻入不敷出,承受極大的財務壓力,甚至面臨破產危機,因此在新藥新科技的預算分配上,難以開拓增加。近5年來,新藥預算成長幅度小,維持在20...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佛光山、鴻海近來積極引進國外疫苗,但指揮中心認為,捐贈、採購都可以,但任何要進口台灣的疫苗,只能由政府代表簽約並安排施打;陽明大學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