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治療是國家授權的行為,義務與責任均歸給精神醫療 2014年11月1日,台灣精神醫學會舉行全體會員大會,該次會議通過了一項歷史性決議,「為貫徹病人權益保...
精神衛生法修正在立院進行協商,除了諸位立委殷切而熱誠的參與,病人家屬及病權民間團體持續深度投入,當然媒體也可能因為社會治安或特殊案件,再度連結到對於精神衛生法修...
46歲陳姓男子罹患思覺失調症近30年,2020年10月底時,只因到高雄市前鎮區找朋友的李男對他嗆了一句「看啥小」,雙方引爆口角並釀成肢體衝突,陳男竟持刀狠刺李男10多刀,導...
侵害受憲法第15條工作權保障的消極職業選擇自由,也侵害人性尊嚴 憲法第15條規定人民之「工作權」應予保障,大法官在諸多解釋中,對於工作權所描繪的圖像,顯...
大法官31日下午做出釋字第799號解釋,指性侵犯強制治療相關條文,部分違憲,限期2年檢討修正。民間團體對此舉辦回應記者會,共同提出5大訴求,呼籲政府藉此次釋憲機會,制...
盧姓男子因猥褻罪遭判刑定讞,刑後接受強制治療長達9年,另也有其他性侵犯及法官質疑,《刑法》和《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未規定強制治療有最長期限,認為有違憲之虞,聲請大...
大法官31日下午4點將針對「妨害性自主犯罪加害人刑後治療」宣告釋憲結果,國民黨團30日偕同婦團舉行記者會,表達2021年元旦民眾不想吃萊豬,更不願意生活在狼群回到社區的...
性侵強制治療「無期限」引發違憲爭議!大法官受理盧姓、曾姓、常姓3名性侵犯與法官張淵森、潘韋丞聲請釋憲,大法官在11月3日言詞辯論後,大法官12月2日決議定於12月31日下...
盧姓男子因猥褻罪遭判刑定讞,刑後接受強制治療長達9年,但他認為,刑法等規定再犯危險的認定有違憲之虞,故聲請大法官解釋。司法院大法官上午9點在憲法法庭進行言詞辯論。...
盧姓男子2007年侵入住宅猥褻少女,依乘機猥褻罪遭判1年,2011年服刑完畢後,依法被送至台中監獄附設培德醫院強制治療,但強制治療9年未見成效,今年3月,評估委員以「強制...
一名盧姓男子2007年侵入住宅猥褻少女,依乘機猥褻罪遭判1年,卻在2011年服刑完畢後,依法被送至台中監獄附設培德醫院強制治療,未料強制治療長達9年,且未收成效,盧男至今...
因為精神疾病導致的犯罪,在刑法上的究竟要如何課責,涉及行為人有沒有辦法負擔刑事能力的問題。當行為人的心智如三歲小兒、或身不由己的被疾病所操縱,課處行為人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