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像是危言聳聽,但實際上人類正面臨核武威脅最真實的時刻。全球知識分子應該挺身而出,呼喚與推動新一輪的核裁軍運動,就像當年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一樣。 &nb...
英國愛丁堡大學9日表示,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希格斯已於8日去世,享耆壽94歲。希格斯是1960年代「上帝粒子」的主要提出人,終於在半世紀後得到證實,是過去30多年來宇...
東海大學攜手台中市政府推動「東海愛因斯坦-愛飛揚AI下鄉計畫」,全面啟動偏鄉AI教育列車。首屆愛因斯坦AI計畫在台中市和平區和平國小展開,東海張國恩校長與台中數位治理...
中國官媒9日宣布,在西昌成功進行「愛因斯坦探針衛星」的發射,且該衛星已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其功能在精確捕捉天體的演化,但此次發射作業同時也引發我方「國家級警報」。 ...
英國印度裔11歲男童沙阿日前參加國際高智商俱樂部「門薩國際」(Mensa International)的智商測驗,獲得高達162分的驚人成績。這項測驗成績恐怕超越全世界公認的兩大天才,...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日前揭曉,艾斯佩特、柯羅瑟、吉林哲這3位科學家因為在量子力學領域的進展而獲獎,他們的研究促成日後超級電腦和加密通訊的發展。3人「以量子糾纏...
「末日鐘」(The Doomsday Clock)指示的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餘命時間」,如果它走到午夜十二點,就表示一切都結束了。 二戰後,參與發明製造原子彈的物理學家...
《自然.天文學》期刊日前發布最新研究,在距離地球8億光年的外星系中心,一個比太陽大上1千萬倍、稱作「I Zwicky 1」的超大質量黑洞後方,首次觀測到一系列短暫、扭曲的X...
今年是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一百週年紀念日,但是1921年他是因為有關光電效應的理論獲獎,而非相對論,因為後者太難懂了。 楊振寧曾經稱讚過愛因斯坦:他...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曝光,台灣、比利時、日本、中國、美國、智利6國將同步舉行觀測黑洞計畫「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記者會,其中台灣改裝架設的地表最強望遠鏡「格陵...
2019年4月10日,人類史上首次窺見天文黑洞的樣貌。 位於「M87」星系與地球相距5,500萬光年、直徑400億公里、質量為太陽65億倍的宇宙之謎,透過8座散落全球的...
「對我而言,上帝這個詞無非是人性軟弱的流露及產物,聖經則是一本榮耀但仍屬於原始神話的文集。無論如何巧妙的詮釋(對我來說),都無法改變這一點。」 猶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