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上報Up Media

【微信選文】從騰訊微博整治反日言論 談中國人為何容易被煽動

當我們的電視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充斥著抗日劇,當我們的網路上永遠都是「踏平XX」之類的言論,「我們需要無時不刻仇恨日本」這個想法,就被無數次地暗示,從而根深蒂固...

2024年07月03日 07:02
馬英九參觀盧溝橋 籲年輕人「要學會和平解決爭端」

前總統馬英九帶領學子再度訪中,今天(8日)上午前往抗戰紀念館、盧溝橋參訪,他有感而發表示,紀念七七事變,不能只是回顧歷史,最重要的要記取教訓,戰爭沒有贏家,和平...

2024年04月08日 16:14
蔡奇主導安排 習近平定調「馬習二會」反台獨、反美日勾連

前總統馬英九訪中重頭戲「馬習二會」,預計於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登場。為了搶先一步與即將登場美日高峰會相抗衡,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親自交辦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擬稿,在「...

2024年04月07日 15:55
【有片】飛虎隊老英雄何永道辭世享嵩壽103歲 二戰「駕B-25轟炸機抗日」拍紀錄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加入「飛虎隊」(Flying Tigers)、駕駛B-25轟炸機針對華北地區日軍目標,執行18次轟炸任務,並認為「加入中華民國空軍是其人生轉捩點,也是改變...

2024年01月07日 10:10
投書:當年南京抗日和今天基輔抗俄真是天差地別

目前烏俄戰爭,烏國總統與首都基輔市長都堅守不退,與部隊共同保衛基輔,只讓老弱婦孺撤退到鄰近安全國家,已經抵擋超過一個月,對照1937年的南京包圍戰,真是天差地別。 ...

2022年04月05日 00:00
在814空軍節看曾經陽光燦爛的日子

今天是為了紀念空軍先烈犧牲的八一四空軍節,近日國防部慶祝飛虎隊八十週年的畫面讓人追憶起那段中美攜手抗日的抗戰歲月,從1937年七月七日開始的對日抗戰一直孤單對抗侵略...

2021年08月14日 10:54
辮髮、鴉片、纏足三大陋習難除!主因竟是被當成抗日籌碼

1895 年臺灣割讓日本,劉永福鼓吹民眾起來抗日的理由之一是:日本人來臺後,將會「第一條斷辮髮,第二條禁鴉片,第三條解纏足」。辮髮、鴉片和纏足竟被劉永福拿來當作象徵...

2021年05月28日 21:00
投書:國民黨一堆高官、民代和退將宛如郭汝瑰第二

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老蔣兵敗如山倒,原來身邊有匪諜郭汝瑰,不是洩密就是誤導軍情,老蔣等高官居然沒有察覺,只因他是黃埔學生,對日作戰屢立大功,為官又十分清廉,因...

2021年04月26日 07:00
【國防自主】以抗日將領「安武」命名 南韓自製3千噸級柴電潛艦下水

擁有雄厚重工和造船能力的南韓,近年來在歐美協助下,逐步走出自製軍武的一條路,無論是空中的戰機、海面上的軍艦或水底的潛艦,不僅能供應自家三軍使用,還能外銷賺取不少...

2020年11月10日 19:20
【來去馬來西亞】中日八年抗戰大後方 滇緬機工何以度日?

台灣人記憶中的「林旺爺爺」是有文獻記載的亞洲象中最長壽的一隻。身為一隻緬甸象,被當地人捕捉、馴服並成為搬運木材的工作象是常見的命運,而工作象在二戰期間經常成為協...

2020年10月01日 12:00
《顛倒民國》書摘:延安不是抗日燈塔,而是鴉片王國

政治局討論了經濟困難問題,找出了一個相當別出心裁的辦法。政治局批准,加強發展「公營的鴉片生產和貿易」。同時決定,作為緊急措施,要在一年內為中央政府所轄各省的市...

2019年07月12日 00:01
【抗日爺爺秦桂英】心疼孫立人遭誣叛變 「都是陳誠、黃杰搞的」(下)

「孫立人是大官,我們的距離,是很遠、很遠的。我看得到他,他看不到我。」   濃濃的山東鄉音,可是這幾句很大聲也很清楚,他喊著:「我是崇拜孫立人啊!」...

2019年04月18日 10:00
共有 15 筆資料
«12»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