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今天(13日)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貿易順差逼近1兆美元,《紐約時報》報導指出,綜觀現代史以來,除了戰爭前後的特殊情境外,中國的貿易順差堪稱史無前例,是美國...
美國財政部本周派出代表團前往北京訪問,預定將在19與20日兩天和中國官員舉行會議,在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競爭日趨激烈之際加強雙邊溝通,同時強調對中國商品湧入世界市場的...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上周閉幕後,中國人民銀行在7月22日公布,7月一年期、五年期LPR(Loan Prime Rate, 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分別下調10個基點(0.1個百分點)至3.35%和3.85%...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六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分別為0.2%與-0.8%。自今年二月以來,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雖較去年高,但除了二月...
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會議在25日的公報上,對中國「非市場」的貿易行為點名批評,並暗示可能採取報復措施;另一方面,北京當局則透過官媒放話,揚言可能會繼白蘭地後,...
早前美國財長葉倫訪中期間,認為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因為中國生產的電動車遠遠超過了中國市場的需要,於是大量低價出口。這種說法引發新一輪的電動車貿易爭議的討論。...
七大工業國集團(G7)23日召開財政部長會議,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會前呼籲7國應形成「明確且團結的陣線」與「反對之牆」,才能對抗中國產能過剩的廉價產品傾銷問題。 ...
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問題備受歐美關注,但是中國人口問題專家認為,鑒於中國惡劣的對外關係及人口結構變化,製造業繁榮難以持續,須妥善處理美中關係,提高民眾收入水準,以...
消息人士透露,拜登政府最快將在下周二(14日)宣布,對中國電動車、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戰略產品加徵關稅,在美中緊張局勢加劇之際,這些措施可能招致中國報復。 ...
中國電動車產能持續以驚人的速度擴張,預估明年會有近2千萬輛的過剩產能,早已超過國內需求。這不禁讓歐美及日本擔憂,中國車商將以極低的割喉價格向海外傾銷電動車,衝擊...
在新冠肺炎疫情消退之後,中國電動車品牌如同雨後春筍般湧向國際市場,並且搭上了國際淨零排放熱門議題的順風車,更使其展現出銳不可當的態勢,迅速取得全球近6成的市占率...
中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6日在第九次會議閉幕前,通過多項法案,其中攸關國際貿易、將於今年12月1日生效的關稅法,被視為是中國在面臨包括美國、歐盟等國際勢力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