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賴清德3月發起了一連串針對中國的強硬聲明與政治運動,宣布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並強調中國對台的滲透活動與間諜行動已對台灣造成國安威脅,此舉除了引發在野黨的...
美國總統川普在第一任時與傳統主流媒體的關係劍拔弩張。白宮25日宣布,未來將由白宮決定哪些媒體能加入採訪川普的記者團,改變過去數十年來由「白宮記者協會」負責分配隨行...
「紐約時報」報導,咖啡豆價格創下半世紀來的新高,但咖啡屬生活必需品,消費者無視價格變動仍會掏腰包。大型中盤商是咖啡經濟的主要受益者,對中南美洲、非洲與亞洲小農而...
美國川普政府史無前例地宣布推行「年度媒體輪換計畫」,將撤除《紐約時報》、NPR、NBC新聞和《政客》等4家媒體在五角大廈的專屬辦公空間,改由《紐約郵報》、OANN、布萊巴...
12月15日的《洛杉磯時報》發表了一篇報導,探討了傳統媒體的前途。 文章中提到了該報老闆Patric Soon-Shiong (黃馨祥)對於該報的立場的反思和機制上的調整,這包括: �...
在對中國強硬已經成為華府共識的背景下,《紐約時報》19日刊登3篇報導,剖析中國如何改從地方下手,其做法可謂明暗、軟硬兼施,包含安插間諜,或是以討人喜歡的貓熊為人質...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至今宣布的內閣人選當中,有不少對中國的鷹派人士,不過《紐約時報》分析,川普也有一些顧問是在中國做生意,對中政策可能比自己的「抗中幕僚團」更有彈...
美國總統大選持續開票中,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率先拿下第一個搖擺州北卡羅來納州。《紐約時報》預測,川普很可能再拿下另一個搖擺州喬治亞州,目前勝率高達90%,最後可望...
美國總統大選將於當地時間5日上午登場(台灣與美國各地時差13至16小時不等)。這次選情異常激烈,各家民調幾乎都呈現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的拉鋸...
美國CNN、《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日前報導川普批評前眾議員麗茲·錢尼 (Liz Cheney)身為「戰爭鷹派」的言論,有斷章取義之嫌,將川普反戰的立場渲染成「呼籲處決」麗茲,...
在美國總統大選難分軒輊之際,《紐約時報》報導側寫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20多年的密友羅琳,她是賀錦麗最要好的朋友之一,身價居矽谷女性富豪之冠,甚至間接促成拜登退選,讓...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時程推進,共和黨即將於下周進行候選人提名作業,若無意外,川普即將在8年之內,第3度代表共和黨披掛上陣,對此,素以自由派立場著稱的老牌媒體《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