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在1篇報告中示警美國及其盟友加強空軍掩體,指中國為了加強保護戰機,動用的混凝土之多,足以在東京與首爾間蓋1座橋;與之對比的是,由於美軍疏於硬體防禦,若台海...
美國前總統卡特於12月29日以百歲高齡辭世,雖然他並未連任成功,但是在他四年的任期(1977–1981)之間,卻為冷戰時期的國際關係與地緣政治留下關鍵性的註解,為中國走進世...
「AI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諸如個人電腦或雲端服務之流的另一場技術『革命』。相反的,AI有望引領一場影響深遠的經濟變革。」 ~世界銀行前執行董事 巴德雷(Bertran...
美國前國安顧問麥馬斯特撰文剖析川普任內外交政策,指出他一改過去與中國接觸政策、做出艱難決定,但當政治基礎遭遇挑戰後卻動搖。川普也要盟友為集體安全支付費用,卻因懷...
英國《金融時報》揭露,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曾在維也納、馬爾他、曼谷等地密會,以穩定雙邊關係,台灣議題也是雙方討論重點。 ...
美國白宮之戰鹿死誰手,牽動全球政經。前白宮官員何瑞恩指出,賀錦麗預計將循拜登重視聯盟固台海路線,川普側重可量化的事務例如軍費。副手組方面,華茲以人為本,關切台灣...
當北京宣稱臺灣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人們是否思考過,臺灣也會是美國的核心利益。 之所以提這個問題,是因為關係到美國是否出兵保護...
我國新任總統即將於20日就職,回顧過去8年之間,現任總統蔡英文的執政成績,美國學者大多給予正面評價,部分分析人士指出,蔡英文過去在中國議題採取穩健與務實做法,維繫...
美國挺台應該少說多做!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27日在該報以「訪台後我對與中國開戰的憂慮」為題發表評論,直言美國或許高估中國全面侵台的風險,在大聲挺台以意圖威懾中國...
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11月30日刊出葛來儀(Bonnie Glaser)、白潔曦(Jessica Weiss)與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三名重量級美中關係學者聯名撰寫...
舊金山拜習會落幕後,接下來中美關係將如何發展?而台灣安全有得到更多保障嗎? 恢復拜習會來自美中雙方「內需」壓力 探討這些問題得先釐清這場...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習近平在舊金山舉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期間,另外進行備受全球矚目的「拜習會」,被視為兩國關係和緩的跡象。華盛頓郵報21日刊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