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指中國已經做好5步驟封鎖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25日)受訪表示,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但若真的開始封鎖行動,將對全球造成巨大影響,國際社會...
2024年美國大選川普獲勝,原因之一是從歐巴馬以來形成的三角聯盟破裂。這個三角聯盟由「民主黨政治精英-經濟精英(高科技為主)-知識精英(左派媒體+教育界)」組成,但...
美國總統大選倒數5天,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和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在關鍵搖擺州選情膠著,誰能入主白宮成為全球關注焦點。美國《華爾街日報》31日刊登一份社論指出,川普若當選...
人工智慧(AI)等技術進步,再加上全球多地戰雲密布,國防軍武瞬息萬變的程度堪稱史上之最,「兵棋推演」也在演進,為了尋求更完整的戰場模擬,美國國防部不惜找上民間的電...
伊朗10月1日對以色列發動彈道飛彈攻擊後,以色列揚言報復,令外界擔憂中東戰火將更加擴大。《華爾街日報》獨家報導指出,伊朗透過秘密的外交後門管道,警告阿拉伯產油國家...
經過數個月來回折衝,且屢次表示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的協議只差臨門一腳、卻始終未能達陣後,白宮高階官員私下透露,目前華府已不預期停火協議可在總統拜登任期內達成。 ...
隨著中國汽車消費者愛用國貨,加上業者削價競爭,曾被外國車商視為「金礦」的中國,如今不論歐系、美系、日系車,銷量幾乎都大跌,更糟的是,中國強大的汽車製造能力,又讓...
西方國家與俄國之間,1日完成了自冷戰結束迄今規模最大的一次換囚作業,其中在去年前往俄國採訪卻遭逮捕,且被判處16年徒刑的格什科維奇,成為自從1950年代冷戰開始以來,...
美國總統拜登29日在提出最高法院改革建議,獲得將代表民主黨競選總統的副總統賀錦麗支持。美國輿論與法學界對此看法不一,但大多意見認為該建議在當前形勢下通過的機會渺茫...
美國《華爾街日報》旗下記者格什科維奇,2023年3月在俄國遭到逮捕,並且被檢方指控涉及間諜行為,19日被俄國法院判定有罪,並處以16年有期徒刑,對此,包括美國政府、《華...
競選美國總統的川普日前有關「台灣應付美國保護費」的說法,引發外界關注,《華爾街日報》17日社論指出,台灣議題不是只有半導體,還有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性,如果落入中國共...
本月1日甫上任的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鄭嘉如,17日遭到跨國媒體《華爾街日報》解僱。她指控曾遭上司施壓,要求她不要參選記協主席並辭任執委。她考慮對《華爾街日報》有可能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