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誠專欄:美中關係已經度過奈何橋──布林肯訪中之後的中美對抗

宋國誠 2024年04月29日 07:00:00
如果葉倫是「先禮」,那布林肯就是「後兵」,這意味著美中關係已經走到懸崖之邊,如臨深淵。(美聯社)

如果葉倫是「先禮」,那布林肯就是「後兵」,這意味著美中關係已經走到懸崖之邊,如臨深淵。(美聯社)

以態度輕鬆、立場嚴肅的姿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4月26日結束了北京之行,完成了對中國遞出「最後通牒」的任務,特別是在離別記者中拋出一句重話:中國如果不處理雙邊的分歧,我們自己來處理」,換言之,苦口婆心、好話說盡,如果中國依然逃避耍賴,給你胡蘿蔔不吃,那就祭出大棍棒。

 

美國結束「牧羊人主義/預防外交政策」

 

儘管美國外交政策存在一種「後設思維」(meta thinking)-外交思惟背後的「前意識」-白人基督教的「牧羊人主義」-道德教化主義,也就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一種「愛的教育」;但是,此後美國不再扮演「牧羊人」,改由擔任「狩獵人」,那就是瞄準中國這頭桀傲不遜的野牛,一槍斃命。

 

儘管美國深信「預防外交政策」(Preventive Diplomacy Policy)-管控分期、設置護欄、避免衝突,認為通過外交斡旋可以降低中國的野心,也就是拜登政府常講的「妥善管理美中衝突」;換言之,美國始終希望以「溝通」構築美中之間的友誼橋樑,但是,友誼橋已經變成奈何橋,預防外交已經轉向「懲罰外交」: 以對抗代替談判。

 

美國始終希望以「溝通」構築美中之間的友誼橋樑,但是,友誼橋已經變成奈何橋,預防外交已經轉向「懲罰外交」。(美聯社)

 

儘管美國的外交作為內含一種「美國式的危機管理哲學」,也就是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與副國務卿坎貝爾2019年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期刊中講的一句「畫龍點睛」的關鍵詞:「競爭但不惹禍」(competition without catastrophe),認為通過風險管理可以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但是,當前美中之間的競爭已經結束,迎來的是對抗。

 

美國敘事vs 中國敘事

 

為何斷言美中關係已度奈何橋?這可從美中之間的「話語交鋒」(美國敘事vs 中國敘事)得到證明:

 

(1)美國說要「管控分歧」,中國就拿筆「畫紅線」;楚河漢界,誰都不理誰。

 

(2)美國主張「自由開放的印太」,中國就回懟「南海是中國的主權領土,台灣是中國核心利益」;

 

(3)美國說要「負責任管理分歧」,中共反嗆「一切後果由美方負責」;

 

(4)美國指責中國財政補貼、濫用非市場經濟,中國反控美國妨礙中國的正常貿易;

 

(5)美國責怪中國產能過剩、低價傾銷,中國辯稱美國打壓中國產業發展。

 

(6)美國宣稱「去風險」,中國硬指美國「製造風險」;

 

(7)美國建議雙方應該公平競爭,中國回嘴美國是「惡性競爭」

 

(8)美國要求中國停止援助俄羅斯,中國反駁這是「中俄正常貿易」;

 

(9)美國強調「負責任的管理彼此的分歧」,中國(習近平)卻說:「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語出歐陽修),意思是指美國目光如豆!

 

(10)美國警告中共不要支援俄羅斯,中國(習近平)說:雙方都可以有自己的朋友和夥伴,不要針對對方,不要反對對方,不要損害對方。這裡的「對方」就是中國,意思是美國不要干涉中國內政。

 

中共說:布林肯是來討飯的

 

我常說習近平路線叫做「蠻牛撞牆,末路狂奔」,這可以從布林肯人尚未來到中,中共就祭出「反咬策略」得到驗證。中共官媒和民粹粉紅宣稱,布林肯是來中國討飯的!警告布林肯必須放低姿態,不得基於實力的立場對中國說話!換言之,中國採取的是「高壓作態」,也就是操縱輿論,鼓動反美風潮,利用「國民認知的武器化」,提前開打「情緒戰爭」。

 

中共官媒和民粹粉紅宣稱,布林肯是來中國討飯的!警告布林肯必須放低姿態,不得基於實力的立場對中國說話!(美聯社)

 

如此你來我往,只有惡言,何來溝通?只有叫罵,哪有交集?即使美國苦心規勸,中共也是虛與委蛇;換言之,布林肯即使去了中國100遍,去了也是白去!中共如果一定要跳入「修昔底德陷阱」,美國也莫可奈何!


美國有哪些「大棍棒」

 

美國如果不對中國祭出制裁,那就不是世界警察。一般來說,制裁的條件有二:一是戰略工具箱的較量,二是戰略決斷性的強弱。從美國主張的「競爭/危機管理」的外交原則來看,貯存於美國戰略工具箱占絕對優勢的軍事籌碼,應不致立即開箱出擊,但必將採取「非軍事手段最大化」的策略。這包括5項制裁手段:

 

1,貿易與金融制裁:擴大不僅針對特定產業(如鋼鐵、鋁材)的關稅壁壘,還將從電動動汽車、太陽能面板、鋰電池為起點的各種中國進口商品,採取「高關稅懲罰」,並且以25%的比率起跳。

 

2,制裁中國「援俄銀行」,也就是切斷這些執行中俄貨幣交易的銀行與國際金融體系的聯繫(電匯轉帳功能),也就是將其踢出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儘管目前美方並未明說這一制裁手段,儘管基於美中貿易的高度互賴性,美國全面 (針對中國所有銀行) 實施此一制裁手段的可能性不高,但美國財政部長已經表明,已經把這一「核彈級」轟炸手段列入「可選擇項目」之一。一旦美國真是採取全面轟炸,中國人民幣必將失去主權貨幣下美金信用保證的支撐而貶得一文不直。

 

3,擴大凍結中共高官隱藏於美國的資產。依據「2023美國國防授權法」第6501條,美國行政部門必須在今年年底以前,提出對中共官員在美資產的調查報告。範圍包括205名中央委員以上(含7常委、25名政治局委員、29名省委書記)的中共官員。換言之,如果必要,美國可以凍結或沒入這些資產,並且轉贈於需要美國援助的印太友邦。

 

4,外交降級。撤回美國駐華大史,或驅逐中共駐美大使。換言之,美國駐中大使伯恩斯回國升官,中共駐美大使(謝鋒)回家種田。

 

5,戰略壓迫。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已經宣稱,將與韓國展開「延伸嚇阻」(extended deterrence),也就是美韓核子共享政策,在「印太北三角」形成戰略圍堵;另一方面,美國也已證實,將在菲律賓呂宋島部署新型的「陸軍陸基飛彈發射系統」-「堤豐系統」(Typhon Weapons System),也可能包括「戰斧級」中程導彈,在「印太南三角」形成濱海遏制戰略。換言之,美國將以「南北夾擊」的方式,對中國形成空前的戰略壓迫。

 

「三個不認為」──美中關係隨時墜崖落地

 

布林肯這次訪中的最大收穫,不是繼續維持溝通管道,而是徹底認清了中共。這包括:

 

1,不認為中國能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做出積極友善的回應。

 

2,不認為中國會放棄侵略台灣和霸佔南海的野心。

 

3,不認為中國會跟美國合作;中國經常呼籲美國與中國「相向而行」,美國則已認定中國始終與美國「逆向而行」。

 

美國積怨已久、憤怒已深,苦口婆心不成,那就動刀動槍。基於以上「三個不認為」,美國將採取最嚴厲的制裁措施。換言之,如果葉倫是「先禮」,那布林肯就是「後兵」,這意味著美中關係已經走到懸崖之邊,如臨深淵。美中關係不是緊繃,而是隨時墜崖落地。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中國問題與國際戰略學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