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菸、嚼檳榔易罹口腔癌!國健署呼籲定期口腔黏膜檢查 降低 26% 死亡風險

邱家琳 2023年07月28日 21:00:00
符合篩檢對象可到牙科、耳鼻喉科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取自 Pexels)

符合篩檢對象可到牙科、耳鼻喉科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取自 Pexels)

口腔癌是台灣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每年逾 8 千人罹患口腔癌,平均每天約有 23 人新診斷為口腔癌,患者中 9 成為男性,其中逾 8 成有吸菸行為,7 成有嚼檳榔行為,超過 5 成的患者有吸菸且嚼檳榔。檳榔、菸品皆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的一級致癌物(確定對人體致癌),更證實使用菸、檳是國人罹患口腔癌的重要原因。

 

口腔癌的預防,除了不要養成吸菸或嚼檳榔習慣外,還需要定期檢查。根據台灣大學的研究實證顯示,定期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 21% 晚期口腔癌的發生風險、26% 口腔癌的死亡風險。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早期檢查早期治療,不僅顏面外觀與口腔功能較不受影響,生活品質也較好,5 年存活率更高達 8 成,但若延遲發現或置之不理,未積極治療,晚期個案存活率通常不到 4 成。

 

預防口腔癌的發生,國健署也提供預防三要點,第一要「拒菸檳」,世界衛生組織於 2022 年發布預防措施之實證效果,研究一致指出,隨著戒除菸檳時間的增加,罹患口腔癌前病變及口腔癌的風險將逐漸降低。

 

 

預防口腔癌三要點。(取自國民健康署臉書粉絲專頁)

 

戒除檳榔後,每年口腔癌風險可降低 2.3% 至 6.7%,戒檳榔 10 年後,風險則可降低 17% 至  51%;戒菸後,4 年內口腔癌風險下降 35%,戒菸 20 年後,罹患口腔癌風險即接近不吸菸者,「拒菸檳」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癌方式,除非省下不必要的花費,更贏得形象與健康。

 

第二要「定期篩」,政府免費提供 30 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18 歲以上至未滿 30 歲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每 2 年 1 次口腔黏膜檢查。經國民健康署口腔黏膜檢查資料分析發現,透過篩檢發現之口腔病變者,多數屬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有嚼檳榔或吸菸民眾應養成定期篩檢習慣,才能發現早期病變。

 

第三要「早治療」,若定期檢查或民眾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其中之一的情形,應儘速就醫。「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

 

吳昭軍呼籲,有菸檳習慣的民眾,把握預防口腔癌「拒菸檳、定期篩、早治療」三要點,符合篩檢對象請儘速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若發現異常也不要過度擔心,儘快給醫師診察並接受正確治療,就可以降低癌症發生機會,擁有健康的人生。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