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就業視角:接納自動化、關心勞工權益 決定未來職場模樣

杜布魯辛(Bruno Dobrusin) 2019年01月13日 15:00:00

 

杜布魯辛

●「百萬氣候變遷工作運動」(One Million Climate Jobs)總召

 

截至目前,許多人都寫過「未來工作會是什麼模樣」這個主題,而且讀來多半令人悲觀沮喪。一個又一個研究預測自動化最終會顛覆產業,讓數之不盡的人丟失工作。

 

2位牛津大學教授在2013年發表的研究,甚至預測機器在「10年或20年之內」,便會取代美國將近一半的工作。

 

諸如此類的研究結論,不免讓「未來會是失業世代」的說法甚囂塵上。只是贊同這種看法的人多來自企業界,再加上「零工經濟」(gig economy)下的負面浪潮推波助瀾,更是讓此般論點顯得可信。

 

但勞工跟各大工會常常難以參與相關的討論,鮮有發聲機會。若情況得以改變,未來工作的模樣必定會跟前述預測大有不同。

 

相同數據,不同結果

 

事實上,這些預測之所以不盡準確,是受到了3個常見假設影響。若要保障勞工權利,並且改變眼下盛行的「宿命論」,我們有必要一一拆解這些假設。

 

第一個假設便是「不久後工作便會百分之百自動化,而勞工會因此失去工作」。

 

實際上,這種看法無異於臆測,因為即便用同一組數據,也可能推導出全然迥異的結論。

 

舉例來說,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於2017年發表的研究,其實用的是與2013年那2位牛津教授差不多的數據,但最終結論卻是美國僅5%工作會全部自動化,而約莫60%的工作僅會部分自動化。

 

換言之,自動化可能代表人類會變得更有生產力,而非這些工作必消失無疑。

 

若真要說起來,目前的趨勢恰恰凸顯的是,企業若要將科技帶入營運過程中,其實應當納入民主的程序。畢竟,大企業想引進創新科技,藉此增加產能的時候,有時反而無形間降低了員工的生產力。

 

譬如亞馬遜(Amazon)的倉儲員工上班時,竟然還得用手機計時,看看他們是否於指定時間內完成任務。所以對許多勞工而言,企業如何運用科技,往往比科技本身更來得切身相關。

 

關心勞工切身問題

 

第二個假設則是「自動化不會嘉惠多數勞工」。

 

然而,真正決定勞工過得如何的是人與政治,而不是機器。我們若同意「科技會促進整體生產力」這個看法(此論點至今仍有歧異,原因是OECD國家過去10年以來生產力並無太大成長),那麼勞工跟政治領袖便可著眼於如何改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早在百年以前,單日8小時工時便已是人們奮力爭取的目標,而自動化的趨勢恰好為單周工時縮短騰出了協商空間。有些工會已經投入協商、爭取,但更多人應該一同來努力。

 

最後,儘管自動化是一大熱門話題,卻不是勞工此刻最至關重要的議題。

 

科技當然會帶來翻天覆地的影響,但勞工此時更切身相關的議題還是低度就業(underemployment)、不穩定就業(precarious employment),以及薪資停滯。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發表於2018年的《世界就業與社會前景趨勢》(World Employment Social Outlook)報告,世上目前有14億人處於「脆弱就業型態」(vulnerable forms of employment),另外更有逾1億9000萬人壓根沒有工作。

 

新科技的兩面刃

 

誠然,日新月異的科技為勞工帶來了負面的影響。這件事一向如此,而且未來也會如此,人們會從一個產業被淘汰至另一個產業。

 

但我們仍要注意,儘管科技創新帶來了新的工作機會,目前的零工經濟卻也反映了一項事實,那就是零工經濟可能弱化勞工的權利,引發經濟上的不安全感。

 

勞工的恐懼真真確確存在,這也是為何勞工運動一直致力於保護這些情況不利的勞工朋友。

 

所謂「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的概念,雖然眼下多用於氣候變遷導致的流離失所情事,但若科技上的破壞式革新也可援引此一概念,那會是極具價值的創舉,更可以確保工作自動化的歷程中,不會有人因此落後脫隊。

 

只是我們面對「世界將會工作全無」這種憂心忡忡的說法,仍不應輕易接受。

 

科技跟經濟發展都是充滿角力的戰場,工會應該著力於改善工作場所的條件,並且組織新產業的勞工朋友,一同挑戰專制獨裁的商業模式,奪回「企業該如何運作」的話語權。

 

納入自動化的影響

 

事實上,正面跡象已一一浮現。

 

舉例來說,服務業的勞工組織屢有斬獲世上前幾大企業的員工也努力爭取更高的薪資,美國勞工更大力要求足以維生的薪資,而且常是得償所望。我們的下一步是要確保組織工會時,要多多納入自動化未來所會帶來的影響。

 

工作未來會是何種模樣目前還未有定論,這篇故事仍未完待續,但最至關重要的問題,終究得看執筆人是誰。

 

 

(翻譯:吳侑達,責任編輯:簡嘉宏)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Rewriting the Future of Work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