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不只重申美國支持以色列自衛的權利,並暗指中國在以巴衝突問題上刻意採取模糊立場。(美聯社)
今年10月7日巴基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Hamas)毫無預警的大規模軍事攻擊以色列,使得這幾年相較平息的中東地區又燃起了戰火,而當國際社會還在處理烏俄戰爭所造成之世界秩序的混亂,哈瑪斯無預警的軍事攻擊無疑地又讓目前的國際關係增加更多變數,而其中最主要的兩大世界強權──美國與中國,過去在烏俄戰爭上難以達成共識,而現今的以色列-哈瑪斯戰爭是否會讓美中關係出現新變數又或者美中會有機會在此議題上合作,值得觀察。
不論是地緣政治或是權力抗衡等因素,外界對於中國所採取之「反西方之中立」態度(anti-Western neutrality)有各種不同解讀。部分學者認為,北京對此事件之外交目的是希望強化其在開發中國家之地位,同時北京也企圖將自己定位成能夠與美國敵對的世界強權;然而,有些學者則是認為,美中可能會在此事件上尋求合作並達成某些共識。但無庸置疑的是,國際關係中最主要之兩大強權的任何互動皆有可能會牽動整個國際局勢變化。
中國在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的利益是什麼?過去,中國一直試圖與中東國家保持距離,幾乎不介入該地區的衝突,但近年中國外交戰略似乎開始延伸至中東,中國開始運用其經濟能力增加自身在該地區之政治影響力,而其主要轉變有部分原因可能是為了保護中國的商業利益,但或許更重要的是,中國試圖拉攏阿拉伯國家,這從「一帶一路」倡議中便可看出,阿拉伯國家在該倡議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中國試圖尋求阿拉伯國家的支持進而實現其重塑國際秩序之野心。
能源安全或許也是中國在此事件上保持距離的因素之一。近幾年中國已成為中東地區的主要利害關係人,中國在中東地區有很大的石油利益,沙烏地阿拉伯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生產國,而中國也是沙烏地阿拉伯的主要石油買家,除了沙烏地阿伯,中國也向伊朗購買石油,而伊朗正好也是哈瑪斯的長期支持者,石油利益或許也是中國在以色列-哈瑪斯衝突上不太介入的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中國不明確表明立場也可能是希望未來能夠在此事件上扮演調停角色,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在一開始並未譴責哈瑪斯也未提及以色列的自衛權利,甚至宣稱北京為雙方的好朋友。今年3月初的「沙伊復交」,不僅震撼全世界,中國似乎也成功塑造了和平使者的大國形象,這也讓國際社會開始關注中國在中東地區的行為。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沙伊復交與現今的以色列-哈瑪斯戰爭非常不同,當時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皆有和談意願,而當今的衝突,以色列總理Benjamin Netanyahu清楚表明,以色列不接受停火,現在是戰爭的時刻。或許中國仍然希望可以在此事件上扮演一定角色,進而進一步削弱美國在世界的影響力。
反觀美國,美國在此事件的立場則是相當清楚。上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華府與美國總統拜登、國務卿布林肯以及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會面,其內容也涵蓋了以色列-哈瑪斯戰爭。布林肯重申美國支持以色列自衛的權利,並強調世界各國,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之常任理事國,須明確的譴責哈瑪斯恐怖攻擊之行為並使用其影響力來防止以巴衝突的擴大,暗指中國在以巴衝突問題上的模糊立場,美國更表明希望與中國在此議題上合作,共同找到解決方法。
當世界各國還未從烏俄戰爭中恢復時,無預警的以色列-哈瑪斯戰爭又為當前的國際格局增添了許多變數,目前仍然有許多未知,但相當清楚的是現在的情況不僅只是在中東地區挑起戰火、破壞該地區逐漸走向穩定的進展,對於西方聯盟及其與全球之關係也構成越來越大的挑戰,中東戰火是否會成為繼烏俄戰爭之後的新戰場以及這是否會對台灣安全造成新挑戰,須保持密切觀察。
※作者為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