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在2020年初升空、展開太空殘骸大掃除的ClearSpace1型機器人。(圖片取自歐洲航太總署)
從前蘇聯(USSR)於1957年、首次發射史普尼克1號衛星(Sputnik 1)開始,人類展開快速的太空競賽,也讓近地軌道(Low Earth orbit)和地球軌道上,迎來大批衛星或飛行器駐紮。
隨著時間演進,許多衛星在失效停擺後,滯留在太空成為漂浮垃圾。據相關估計,有多達1.7億枚殘骸漂浮在軌道之上,也造成現役航空器運行的危害。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歐洲航太總署(ESA)近日宣布,他們將發射一款能自行毀滅的清理機器人,進入軌道內協助掃除眾多碎片、殘骸和停擺的機器,並在吸附後、以自我焚毀方式在太空上消逝。
Europe is sending a robot to clean up space. Why is the junk there in the first place? https://t.co/uSIyIcspSz pic.twitter.com/ZqkkG8PBPi
— CNN International (@cnni) December 12, 2019
ESA is procuring the first space mission to remove #SpaceDebris from orbit as part of its #SpaceSafety programme, from Swiss startup @ClearspaceToday . In 2025 mission ClearSpace-1 will snag an ESA-owned upper stage with its robotic arms to burn up both: https://t.co/hJVrabBLDP pic.twitter.com/zYSgGCy5LK
— ESA Technology (@ESA_Tech) December 9, 2019
這款清掃機器人,是由瑞士新創公司ClearSpace研製,擁有4條手臂、可在太空吸附大量殘骸與垃圾。
創辦人兼執行長皮捷特(Luc Piguet)在記者會表示,是時候進行這類清掃任務了,「太空中的殘骸與垃圾,只會持續增加。目前全球擁有2000多枚現役衛星,但軌道上卻存在3000多枚死亡的衛星。」
歐洲航太總署表示,清掃機器人預計在2020年上半進行發射,初期將先在近地軌道進行測試,確保功能完善無虞後,將從2025年開始展開清除任務。
除了歐盟、美國航太總署(NASA)和日本等國也開始研究太空清掃技術,藉由類似漁船拖網的方式,大量蒐集散落各處的殘骸與垃圾,再集中一塊銷毀。
但無論事後清除有多麼先進,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要避免讓太空充斥過多垃圾,導致影響現役衛星與太空站的工作,甚至傷及地面的人群,最根本的方法,應該是像SpaceX提出的重複利用概念,才能真正降低減少垃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