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的一家餐酒館「Chez Janou」(2010 © Guillermo Fdez , Chez Janou (Paris) @ Flickr, CC BY-SA 2.0.)
康有為周遊世界不只是考察政治,也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離開印度後,康有為先後跑去香港、檳榔嶼,又赴歐洲、美洲,遊歷生活精采絕倫,堪稱中國版「馬可波羅遊記」。
讀者可別以為康有為為變法奔波賣命,過得很辛苦,事實上日子可輕鬆了,他老人家十分懂得品賞各種美食,而且還善於描述,回憶錄裡革命思想寥寥無幾,反倒充斥著各種山珍海味。他在《歐洲十一國遊記序》中把自己比作「耐苦不死之神農」,遊歷世界是為了「遍嘗百草」,尋找能夠醫治中國的「神方大藥」,能將食物如此無縫接軌地比喻成政治的歷史人物,大概只有康有為能做到。
康有為原本是不怎麼飲酒的,一九○四年,他輾轉到了德國,看到歐洲人喜愛飲酒的風氣後,曾大發牢騷道:「吾觀歐美人醉酒之風,夜臥於道而嘩於市,歸毆其妻,而爭殺開槍致死者比比,閱報者日見之不鮮。」
不過當他品嘗到當地的啤酒後,立刻收回上一段話,成為德國啤酒的忠實粉絲:「吾飲歐美各國之啤酒矣,皆略有苦味,不宜於喉胃,唯貓匿之啤酒入喉如甘露,沁人心脾,別有趣味!」康有為甚至很快到了每日必喝的程度,他把對德國啤酒的觀察,細膩地記錄下來,說「德國人無有不飲啤酒者」,還說德國人「飲啤之玻杯奇大如碗,圓徑三四寸,有高八寸而圓徑二寸,初現駭人」。
康有為最喜歡的德國啤酒叫「貓匿啤酒」,「貓匿」是他使用的譯名,由於當時人們在翻譯名字時,還沒有養成在下方留註腳的習慣,因此多數人都不曉得康有為喝的是哪一種啤酒。根據考據資料,「貓匿」指的也許不是品牌。當時的啤酒瓶會印上當地的各種俗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男人也會感到口渴」(männer haben auch gefühle durst zum beispiel),康有為很可能就是取自第一個字「männer」的讀音翻譯。
以至後來他在荷蘭、英國等地遊歷時,在飯店看不到德國啤酒專有的大玻璃杯便悵然若失,猶日思飲貓匿啤酒,「不一飲之則喉格格索然」。
說句題外話,那時的酒類名稱都很奇怪,不避醜更不避俗,香檳叫做「三鞭」、威士忌叫做「尾士竭」,琴酒叫做「支因」,聽起來就讓人食欲全無吧!
除了喝酒,康有為也十分懂得欣賞各種美食。斯德哥爾摩的海鮮、匈牙利的生牛肉配醬,以及法國的高級餐點,他都吃過了。不過他對法國的美食充滿怨言,味道清淡,卻又昂貴無比,「一般飯店,三人一餐,一蒸雙魚,一白筍條,一雞湯,一雞與茶及紅菩提酒,竟花費近百法郎。」這也難怪了,康有為是華人,吃慣了華人的菜,法國菜雖然精緻奢華,但由於料理少且吃不飽,加上用餐時間很長,自然沒有辦法體悟法國菜的講究。
綜觀康有為的一生,飲食口味顯然與一般中國人相同,總結起來,他喜歡肉多、香料多、味道濃郁的餐點,食品既能調味又能切碎,其一切肉品要是切片,且先下味。例如他親自前往歐亞交界考察時,吃到的土耳其美食就深得他的愛戴:「土食品甚能調味,又能切碎,遠過歐人,法、班、葡且不及,其他國無論也。其一切肉品並切粒片,且先下味,極類中國。」他在土耳其大吃特吃牛羊雞鴨、點心麵食,胃口特別好。
*本文摘自《民國文人檔案,重建中》,時報出版。
江仲淵
臉書「歷史說書人 History Storyteller」團隊創辦人,古人黑歷史挖掘專家、文學研究扒皮手,擅長以生動幽默的文筆講述歷史人物。
擔任「關鍵評論網」、「風傳媒」、「今周刊」、「自由電子報自由評論網」等四家媒體專欄作家。完成《時代下的犧牲者:找尋真實的汪精衛》時年僅十七歲,是臺灣當代最年輕的史學作家。
曾獲多家出版社邀請撰寫推薦序,包括余杰《顛倒的民國》、拂羅《羅貫中沒告訴你的三國演義》、龔元之《古裝穿搭研究室》等書。
著有《時代下的犧牲者:找尋真實的汪精衛》、《時代下的毀滅者:希特勒與帝國十大信徒》等書。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